首页 热点 六维侗乡绘青春 ——遵医学子用“医+N”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六维侗乡绘青春 ——遵医学子用“医+N”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六维侗乡绘青春 

——遵医学子用“医+N”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路黔歌·侗心筑梦”实践团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以“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围绕“青春宣讲民族魂·实践赋能侗寨兴”主题,精心设计了六个实践模块:健康扶贫与入户义诊、非遗技艺体验与传承、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讲与普法宣传、民族团结文艺汇演、⻘春直播助农、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内容,让遵医青年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

医暖侗乡 健康筑梦

在健康扶贫与入户义诊中,实践团深入黎平县肇兴侗寨及高屯镇多个社区以入户慰问、集中义诊和开展急救课堂等形式对经济困难家庭提供暖心健康服务。

入户慰问温暖人心,实践团送医上门为20余户“五保”老人、贫困空巢老人、低保家庭儿童送去日常生活用品,送去全面细致的健康检查服务,细致问诊检查、科学指导用药,对行动不便者入户服务,破解偏远地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集中义诊备受好评,为近百名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口腔卫生检查、基础体格检查等服务,还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党的创新理论、民族政策等宣传册,志愿者带领村民一起学习,并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同时向村民们赠送团队创意文创作品,凸显人文关怀。

急救课堂群情踊跃,实践团为20余位肇兴侗寨儿童及青少年开设急救课堂,以通俗讲解、情景模拟、实操指导等形式,普及溺水急救、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知识,实践团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实操练习确保动作规范准确,助力筑牢基层群众生命健康防线。

染韵传情 匠心共铸

在非遗技艺体验与传承中,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赴肇兴侗寨,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勇妹交流学习非遗技艺。

蜡染体验悟传承,实践团提前设计“民族团结”主题的底稿,在陆勇妹老师团队的指导下体验蜡染制作,先以画笔勾勒线条,再执蜡刀蘸蜡置于图案上,再将其放入靛蓝染缸浸染上色,最后着色脱蜡再漂洗晾干。历经整整8小时后终于完成了三幅原创蜡染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协作、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精神,不仅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精神品质,更从这方寸蜡布之间,映照出各民族团结共进的美好图景。

座谈分享促团结,实践团与陆勇妹老师进行座谈,聆听了她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奋斗故事后,也更加激励实践队员们想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信心与决心。

霓裳共舞 锦绣中华

在肇兴侗寨信团鼓楼前,实践团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汇演,通过系列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让更多的人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凝聚力。

实践团展示侗族、苗族、彝族等民族服饰文化,先以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T台走秀展现各民族服饰文化;接着表演“爱我中华”手势舞、八段锦养生功法,用肢体语言传递各民族团结友善、相亲相爱的情谊。晚会上还穿插了“民族团结故事汇”,用侗语、苗语、汉语互讲或交替演绎民族团结红色故事,搭建心灵共鸣通道,提升当地居民对“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播侗品 青春助农

在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通过直播推介当地油茶、腌鱼、茯苓等特色农产品,7月13至14日在肇兴侗寨信团鼓楼、侗品源非遗体验馆、高屯街道桂花台开展了三场直播带货,广泛宣传非遗蜡染作品、当地特色白茶等,单次直播点赞量高达24.8万,三场直播累计获赞35.7万,总曝光人数超1.1万人次,让当地特色农产品“潮”起来,也让侗乡村民“腰包鼓起来”。实践团把青春担当融进乡村振兴里,架起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与外界联结的桥梁,让团队服务价值在助农共富、促进民族交流中充分彰显。

籽结同心 法润侗乡

实践团走进黎平县肇兴侗寨、高屯镇高屯社区和八舟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讲与普法宣传。针对20余位肇兴侗寨儿童及青少年,实践团以“石榴籽精神”为宣讲主题,通过讲述鼓楼议事、邻里互助、校园结伴等场景展现民族团结;组织民族常识知识竞答凝聚共识;开展同编同心结、共唱侗族大歌、齐跳《爱我中华》手势舞等活动,深植“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新征程”的共同心愿。此外,实践团还以入户宣讲指导学习进行普法宣传,宣传内容涵盖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范各类诈骗等法律知识。宣讲覆盖范围较广,覆盖人数超百余人。

寻迹黎平 青春担当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实践团沿着红军长征足迹至黎平会议会址参观研学,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走进会议旧址:陈旧的煤油灯、狭小的会议室、庄严的革命家雕塑等映入眼帘,在讲解员深情动容的介绍下深切感悟到“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指引红军突破困局,凝聚各族力量、照亮前行之路。吾辈青年更应传承“三敢”精神,当以“敢闯新路”破局,跳出定式、探索新途;以“敢于突破”立身,直面阻碍、冲破束缚;以“敢于胜利”蓄力,坚定信念、勇夺成功!

实践足迹遍侗乡,青春画卷展担当。从肇兴侗寨鼓楼的非遗传承到高屯镇田垄间的健康服务,从八舟社区的普法宣传到黎平会议的红色研学,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路黔歌·侗心筑梦”实践团用脚步丈量黔贵大地,以实干绘就了“医暖侗乡、非遗传承、民族联欢、直播助农、普法宣传、红色研学”的六维实践图景。在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的血脉联系,真切感受到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新时代青年必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继续用医者仁心守护乡村健康,以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陈柄宇 胡红梅 李昊阳 图:李昊阳 龙茉雪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路黔歌·侗心筑梦”实践团)

上一篇致敬最可爱的人!爷爷不泡茶冲锋重建一线显担当!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